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第五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平行论坛(一)——分会场五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8-05-19 11:18:41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项君怡)第五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平行论坛(一)第5组于5月12日下午2:30-4:00在经济学院319教室顺利举行,本分会场由浙江大学博士诸竹君主持,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方晶老师、马诗卉老师担任点评老师。

首位发言人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赵瑞丽,她带来的论文题目是《最低工资与多产品出口企业行为调整》。文章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最低工资上涨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赵瑞丽指出,文章使用2004-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分别在理论和实证上考察了最低工资提高对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数量、价格、出口产品范围以及出口集中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最低工资上涨会降低企业产品的出口数量和企业出口产品数目,提高企业产品的出口价格,从而削弱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的竞争力。进一步,相较于核心产品,最低工资上涨对非核心产品的出口数量和价格影响更大,导致企业的出口向核心产品集中,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汇报结束后,马诗卉老师询问2006-2008年之间真实最低工资平均工资下降的原因是否来源于城市层面的CPI水平。方晶老师继而指出作者应该讨论平均工资水平与最低工资水平的差异,并询问企业是否会虚增平均工资水平进而规避违反最低工资水平事件,赵瑞丽对此一一进行了回应。

第二位发言人是浙江大学博士生诸竹君,与大家分享的论文主题是《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破解路径》。为了分析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的静态影响和动态效应,作者通过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和专利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诸竹君指出,进口中间品质量静态下与企业出口DVAR显著负相关,其中一般贸易不显著而加工贸易显著负相关。对影响渠道的检验发现,创新对企业出口DVAR作用的显著中介变量是加成率和相对价格。进一步研究发现,更高显性比较优势、更低与技术前沿差距和更有省份市场化指数对创新活动具有明显正向调节效应。他认为,推动进口政策由出口导向向创新导向升级是建设更高全球价值链地位下贸易强国的有效途径。

方晶老师询问了专利数据的来源。马诗卉老师则提出更希望看到更多关于动态的结果而不仅仅是静态结果。最后,诸竹君就DVAR的经济意义和样本区间的选取与两位老师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

最后一位发言人是上海大学博士生张梦婷,主讲的论文是《高铁是否促进了地区出口?——来自中国城市数据的经验证据》。文章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城市间的旅客流通性提高如何影响地区出口,为此,文章将中国高铁作为一项大规模准自然实验,利用1999-2013年中国地级市数据,首次在实证上检验了高铁带来的城市间旅客流通增强对地区出口的影响。她指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表明,高铁负向影响外围城市的出口,边际效应约为16.1%,同时,文章采用PSM-DID和基于地理信息的工具变量来减少高铁建设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究其机制,张梦婷认为,高铁对出口产生影响有虹吸效应机制和贸易成本机制两种渠道,但虹吸效应影响更加显著。文章不仅为高铁与地区出口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对高铁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方晶老师认为高铁对贸易影响主要集中于国内区间内贸易,而对国际贸易影响应该较小,所以文章逻辑链并不是很强,并对STRM高程数据提出了相关问题。马诗卉老师质疑分组检验中机场组实证结果的经济含义并建议文章做更多的。有同学提出高铁主要是乘客运输而非货物运输,是否对出口影响较小的问题。张梦婷则解释高铁联通导致地区之间联通,导致不同地区的要素都联通流动起来,因此本文从市场准入的角度切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