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学生动态

【暑期社会实践】疫情过后地摊经济能够长期存在并助力经济发展吗?——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社会实践队对疫情过后地摊经济发展的调查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20-08-25 14:45:57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陈琳怡)“小摊点,大民生”,地摊经济作为国家面对疫情影响采取的解决就业和民生问题的一项政策,关系着千家万户。为在疫情期间安全高效地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疫情期间地摊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暑期社会实践队决定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在对浙江海宁、云南大理、湖北武汉、广东广州这几个典型城市开展的实地调研基础上,探究地摊经济繁荣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线上的实践前期准备过程中,队员们通过查阅政府官网的政策性文件和各媒体的新闻报道收集各实践地的政策信息和地摊发展现状。在讨论出一些地摊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后,实践队设计出了面向顾客群体的线上问卷,并分成实地调研组、媒体运营组和问卷调查组开展实践活动。

7月20日到8月17日,实地调研组各分队在四个实践地进行了多样化的调研活动。武汉市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形式,面向不同的摆摊群体,采取了不同的城市管理以及引导手段。对于非流动地摊的商家,武汉市实施了临时借道经营的政策。而对于流动商贩,选择建设了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

海宁目前的地摊经济发展由海宁市综合执法管理局管理,下辖多个执法管理大队,与以往的完全禁止驱散不同,由于政策对于地摊经济发展的支持,执法难度加大。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地摊经济仍然存在占道经营、污染环境等问题。调研员也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成功案例——为了解决地摊带来的占道交易、车辆乱停放等问题,综合执法尖山新区(黄湾)分队在集镇范围内增设水果临时交易区,农户可以摆地摊自产自销。在各部门的引导和管理下,现场井然有序,噪声变轻,垃圾被分类放置。

在广东广州市,根据《广州市流动商贩疏导区管理办法》《广州市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设置手册》,市城管部门引导流动商贩入场入室入点经营,有效解决了一大批无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采取灵活的设置方式,在部分区域划定临时摆卖点,允许流动商贩在规定时段进行摆卖。目前广州市已建成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和临时摆卖点超过60个,设置摊位8400多个,惠及1.2万余人。

在席卷全国的地摊经济热潮中,云南省级层面并没有出台统一的政策,而是给予了各地一定的灵活操作空间。大理州虽无明确的政策文件,但“地摊经济”已在放开和推广。大理古城作为具有历史文化特点的城区,在地摊放松管制的背景下,相应地出现了独特的文旅项目,比如文艺长廊,工艺品零售,戏剧演出等。经实践走访,发现有带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布艺,工艺品销售,也有编花环,彩辫等体验式消费,还有本地美食,如饵块,乳扇,鲜花饼,手工酸奶等售卖,这些独特的地摊,也吸引了外来游客的注目,为大理旅游经济的发展尽了一份力。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响应国家号召,探讨疫情防控期间地摊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并试图分析它的未来走向及城市定位,研究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问题试图找出有效解决方法,为疫情后政府经济政策和国家经济恢复贡献力量。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