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新时代中国经济学教育与学科发展”圆桌论坛顺利举行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21-11-15 08:43:01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刘玉芷、徐德荣、宋心月)2021年11月6日下午,以“新时代中国经济学教育与学科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307会议室举行。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经济系主任钱雪松主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辽宁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的院长和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经济学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新时代经济学研究和评价问题”、“数字经济对经济学教育和学科发展的影响”、“新时代经济学科建设发展的差异问题”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研讨。

1.中国经济学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经济学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与会专家就中国经济学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认为要在认识新时代“变”和“不变”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经济学人才培养问题,刘守英指出经济学教育要重视价值观引导、问题意识培养和科学方法训练,他还强调经济学本土教材在经济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要采取激励措施鼓励经济学教材编写工作。山西大学校长黄桂田指出,要从“站在现在看未来”和“站在未来看今天”两个视角分析中国经济学教育。新时代中国经济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挑战是培养未来具有引领作用的、在全球有话语权的经济学家。黄桂田强调,为了实现该目标,我们需要全面梳理和反思现在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方式、课程建设等,在此基础上推动从“分专业分学科培养”向“分类培养、学科交叉”的转变。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围绕经济学课程建设分享了很有见地的想法。他指出,虽然世界在变、中国在变、老师也在变、学生也在变,但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没有变。董志勇结合北京大学经济学人才培养实践,强调要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努力将学术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鼓励和发现以探索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重点探讨了如何在经济学科开展课程思政。他指出,经济学科开展课程思政要做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并强调要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专业教材建设等方面全方位谋划课程思政。西北大学副校长吴振磊认为经济学类课程应该体现全球视野,展现文明多样性与文明交往,特别要强化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培养。此外,吴振磊建议经济学类课程体系应该体现教研融合,打通经济类人才本硕博培养通道。

2.新时代经济学研究和评价问题

新时代对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任务,也给如何评价经济学研究成果带来了新挑战。刘守英指出,其一,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学界要有定力,为广大经济学者构建有利于做研究的良好环境;其二,经济学界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问题意识,更加重视对重大问题和关键需求的关切和回应。

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沈坤荣从中国崛起和数字经济发展等背景出发探讨了经济学研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问题。沈坤荣指出,研究视角和研究素材选取对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他还强调,学术评价标准和衡量尺度对探讨我国经济学研究十分重要,年轻学者往往难以把握,因而要关注年轻学者、新一代教师的困惑,需要引导年轻人往哪里走,需要告诉年轻学者到哪里去拓展自己的学术事业、如何提升学术高度。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指出,在学科建设上打破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壁垒,这样有利于开展经济学研究,同时要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并鼓励老师和学生到基层去。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丁一兵从我国新文科建设背景切入探讨了经济学科研究和发展问题,他强调,学科交叉、发挥自身优势特色在经济研究和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将愈加凸显。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赵文哲从文化与制度、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等方面切入,分享了他们围绕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凝练研究方向进行学科建设的实践经验。

3.数字经济对经济学教育和学科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与会专家敏锐洞察到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学教育和学科发展的影响,就此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艾春荣指出,经济学教育和学科发展要与时俱进,深入思考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影响,并强调在经济学研究中重视数字经济实践对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冲击。刘守英指出,在将来研究中要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带来的治理模式变化及其对经济体系的影响。沈坤荣强调,需要从经济学视角研究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等核心问题。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曹廷求结合学院学科建设实践分享了科技金融、数字经济对金融专业的影响及其引致的创新探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义中从研究生学位点设置、课程改革等方面介绍了浙江大学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发展情况,强调了计算机硬件建设及相应的计算能力对数字经济研究的重要性。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院长傅元海结合学院数字经济科研实践强调了如何获取数据的重要性。

4.新时代经济学科建设发展的差异问题

经济学科发展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高校存在较大差异。西安交通大学冯根福教授指出,不同高校的经济学科拥有各自历史渊源和差异化办学条件,经济学科已经初步形成学科方阵,高校在发展经济学科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办出特色,这样才能产生社会影响力。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谢地分享了辽宁大学经济学科服务东北振兴、东北对外开放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指出,作为地方性综合性大学,其经济学科建设的主要抓手和落脚点在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魏龙分享了理工科大学经济学科发展实践,从应用视角和行业背景强调了其经济学科发展的特点,指出高校经济学科应该分类发展、分类评价。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谷成分享了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和发展情况,强调其经济学科建设与农业、乡村振兴等三农问题紧密结合的特色。海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世杰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和经济实践分享了学科建设情况,指出引进高质量人才是促进海南大学经济学科发展的重要抓手。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褚晓飞和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院长许传华也分别就破解人才引进难题和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问题分享了其学科建设实践。

最后,张建华做总结发言,并对参加圆桌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谢意,也期待将来能够线下相聚再议新时代中国经济学教育与学科发展问题。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