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第九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平行论坛(二)第6组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23-07-01 20:50:30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吕风)第九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平行论坛(二)第6组论文研讨于2023年6月17日下午16:30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407会议室顺利举行。本平行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蔡必卿老师和沈淑琳老师担任点评嘉宾,来自武汉大学的徐圣翔、山东大学的余瑶懿进行学术论文报告。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武汉大学的徐圣翔,他的论文题目是《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与乡村振兴基于信息壁垒视角》。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是帮助农户打破信息壁垒、提高其收入水平乃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他基于信息壁垒视角,构建了考虑农户信息禀赋异质性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系统剖析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促进农户调整种植结构、从事非农就业进而提升其家庭总收入的微观机理。徐圣翔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后,重点介绍了文章的理论模型,引出了文章的主要研究思路,即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政策冲击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结合2010年——2018年农户家庭层面(CFPS)以及地级市层面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实证检验。其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均表明:(1)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打破了农户与加工商之间的信息壁垒,受加工商提供的更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所吸引,农户倾向于种植更多的经济作物;(2)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打破了农户与劳动力就业市场之间的信息壁垒,推动了农户就业向非农部门转移;(3)以上两种途径共同促进了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的提升,加速了农村地区追赶城镇地区的发展步伐,最终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

在报告的过程中,蔡必卿老师和沈淑琳老师与汇报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蔡必卿老师对这篇论文提出了几个问题和建议:(1)宽带中国城市有没有什么标准;(2)为什么要把种植结构纳入模型;(3)在实证结果中固定效应控制了个体层面,就无需控制家庭跟地级市层面,因为后两个效应会被个体层面吸收;(4)在PSM-DID中匹配半径不应该是固定的,地级市和家庭样本匹配的核密度分布图结果不是很好;(5)可以考虑将CSDID作为文章的主回归结果;(6)以手机通讯这一指标作为家庭的通讯支出稍微有点争议,可以再行斟酌;(7)以“八纵八横”光缆传输干网作为距离光缆节点城市远近的异质性检验,并没有保持文章政策的一致性。沈淑琳老师就什么是CSDID问题和汇报人进行了讨论。报告结束后,沈淑琳老师对文章作出了总体评价,认为这篇文章的结构符合顶刊的文章的要求,实证较为完整且有理论的指导。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山东大学的余瑶懿,她的论文题目是《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教育的影响研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共同富裕一直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那要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呢?余瑶懿基于基础、核心、扩展和衍生四个递进的金融功能,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并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教育的影响效果和机制。结果显示:(1)数字普惠金融在助力农村教育发展方面有显著影响,主要通过提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增加教育财政支出两条路径影响农村教育;(2)数字普惠金融子维度中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是影响农村教育的关键因素;(3)相较于东、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在中部地区对农村教育的影响更大;并且对农村女性教育水平的助益更高。

报告过程中,蔡必卿老师和沈淑琳老师与汇报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问题主要有:(1)普惠金融还是数字普惠金融,两者对融资教育产生的影响机制与一般的金融有什么区别;(2)内生性问题,模型中至少要有一期或者两期的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3)模型应该体现控制了个体和时间效应;(4)文章的规范性,如实证结果系数的显著性、标准误差项小数点、样本量存在错误,蔡必卿老师和沈淑琳老师希望汇报者重新修正相关模型或数据。报告结束后,沈淑琳老师对汇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个总结,并提出两点建议:(1)文章的样本量能否增加,或者说研究层次能否更加精细化;(2)在创新上,进一步完善文章的故事性和整体逻辑。

至此,第九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平行论坛(二)第六组论文研讨圆满结束。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