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彭斌 杨延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论坛——主题论坛(一)于2024年10月12日上午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主题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宋德勇主持。论坛邀请到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巴曙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忠秀,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新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沈坤荣,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进行主题报告。
巴曙松以《全球ESG信息披露的政策趋势》为题进行报告。他指出在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ESG的信息披露进入了“大提速”时代。通过推动上市公司率先披露更细致的业界信息,有助于各界更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从而进一步促进绿色发展。目前,全球正处于信息自愿披露到强制披露的大转折时期。各国相继出台信息披露政策,全球交易所积极响应ESG渐进式强制披露要求。他强调,信息披露呈现出五大趋势:强制性要求日益提升、披露制度日趋成熟、披露制度日趋严格、披露责任日趋明确、配套服务日趋完善。ESG信息披露标准的精细化,提升了金融专业测试精度和模型定价效率,在金融市场绿色发展中日益重要。
赵忠秀以《全球南方现代化:来自中国的有益启示》为题进行报告。他基于中国的发展经验,提炼出对全球南方国家有教育意义的学理认识,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对全球南方国家的重要意义。他从四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是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制定中的参与,强调了中国开放实践的重要性和对全球治理规则体系的改革完善。其次是维护多边体制的必要性,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融入全球价值链,为全球发展带来机遇。第三是绿色低碳现代化的重要性,中国绿色发展道路为世界提供了启示。第四,中国经验的启示,包括改革开放与国际化的坚定共识,以及激励相容的经济增长范式。最后他强调了中国在推动国际发展合作中的作用,以及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要性。
郑新业以《美国对华政策变动的上限——一个思想实验》为题进行报告。报告强调了分析框架对于理解美国对华政策及其带来的效应与成本的重要性。首先,他指出中国制造业对全球市场的双重影响,即推动了价格降低和品质提升,也引发了对当地生产商的冲击,因此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他国的潜在威胁。进而他分析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经济政策变动对双方的影响,并强调政策变动的重要性。最后呼吁学者们继续探索该领域以推动中美经济关系的长期稳定。
沈坤荣以《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为题进行报告。他指出中国在经历快速增长后,需要政策调整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增强发展新动能。由于大国博弈带来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伴随着技术、产业、金融、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因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适应性调整与新生产力的增强。地缘政治的持续推动全球化重构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中国需要深入研究宏观经济治理制度框架和治理的有效性,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并持续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努力构建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
张建华以《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题进行报告。他指出中国经济发展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科技、教育和人才的一体化改革。创新机制的建立需要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以及生产力层面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对此他提出五个观点。一是用创新视角来研究产业升级,二是企业要形成创新的驱动机制,三是注重微观层面上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四是从区域层面上培育创新体系,最后要注重国内外价值链的提升。他呼吁形成一个创新导向的产业政策体系,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第十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第七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典礼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论坛由我校主办,经济学院和张培刚发展研究院承办,活动为期两天,包括多场主题论坛、分论坛、故居参观、新书发布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主题学术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和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精神,重点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政治,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紧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领域,汇聚学界同仁共同探讨和交流,推动发展经济学在新时代、新格局下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