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研讨会2024年第15期(总第114期)顺利举行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24-09-29 15:49:04点击次数:

(通讯员:史宏博)2024年9月24日晚,发展经济学研讨会2024年第15期(总第114期)在经济学院405会议室顺利举办。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博士生詹闻喆和宋颜希分别做了报告,湖北经济学院张全红教授、戴静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教授、郑冯忆以及众多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由郑冯忆主持。

詹闻喆以《服务型制造与供应链上企业创新》为题作了报告,他深入分析了服务型制造与供应链企业创新的关系。他提出,在现代企业高度网络化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节点企业作为中间组织,对创新资源的获取至关重要。他首先梳理了服务型制造作为新型中间组织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三个核心假说:服务型制造模式能显著提升核心企业及其客户的创新能力;通过信息共享和知识流动促进创新;以及信息增值服务和金融模式创新对客户企业创新的正向调节作用。通过实证研究,他验证了这些假说,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他的研究强调了三点创新:供应链视角下的创新溢出效应、服务型制造与中间组织的关联,以及在国内大循环背景下创新要素流动的新思路。

宋颜希在报告《DID实证应用的新进展综述》中,深入探讨了双重差分(DID)方法在实证研究中的新进展。他从平行趋势的敏感性检验、处理配置机制、交叠DID的偏误来源、异质性稳健估计量四个关键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他首先强调了平行趋势假设在DID估计中的核心地位,并讨论了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敏感性检验的重要性。他指出,当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均值差异随时间扩大时,需要对DID估计的有效性进行敏感性检验。在处理配置机制方面,他分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处理配置机制对平行趋势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在交叠DID的偏误来源分析中,他通过比较不同组别,揭示了“坏的控制组”可能导致的偏误,并提出使用培根分解来量化偏误。最后,他对异质性稳健估计量进行了分类和比较,重点分析了组别——时期估计量和插补估计量的应用效果。

报告结束后,张建华、张全红和戴静对文章思路进行指导,经济学院众多博士生与硕士生对于概念精准度、理论机制实证结果的匹配性、CSDID底层逻辑等内容展开了丰富讨论。至此,本次研讨会顺利结束。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