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班班 王政)2022年10月8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碳中和经济论坛”在经济学院报告厅正式举行。
论坛下半场“碳中和战略与路径高端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碳中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德勇主持。
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祥陈志祥发表了题目为《充分发挥中碳登功能,夯实全国碳市场之基》的主旨演讲。陈志祥首先从积极建设全国碳市场、彰显大国担当与主动作为,发挥“中碳登”核心职能是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的客观需要,“中碳登”护航全国碳市场稳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演讲。最后,提出了“中碳登”助力全国碳市场未来发展的展望。“中碳登”致力于形成全国碳资产的“底层数据库”,将进一步打造“碳要素”集中登记体系,支撑双碳目标愿景实现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国碳市场与国际碳市场有机融合。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田啟发表了题目为《湖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主旨演讲。田啟从全国碳达峰碳中“1+n”政策体系的构建、湖北省碳达峰基本情况、湖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几个方面进行演讲。湖北省近年来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湖北省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碳达峰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欠发达地区存在发展压力等问题。最后,简要陈述了湖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武汉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中心主任齐绍洲教授发表了题目为《迈向中国特色的碳中和:经济增长-公平-环境的综合视角》的主旨演讲。齐绍洲团队基于全球碳中和时代逐步到来、中国积极承担起碳减排的责任、碳减排可能带来不平等的研究背景,在基准情景、强化政策情景、2℃情景、碳中和情景的情景设置之下,进行了碳排放空间测算和碳排放空间优化配置模型构建。研究得出碳排放空间优化路径及比较、碳中和情境下中国碳价格预测等,提出了严格执行减排措施、动态调整减排路径、兼顾环境-经济-公平碳排放路径的政策启示,并为建好碳市场、助力碳中和提供具体建议。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张立麒教授发表了题目为《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路径分析》的主旨演讲。张立麒从碳中和与能源革命、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转型路径、能源转型面临的新挑战三个方面进行演讲。他指出燃煤CO2减排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关键。面向碳中和的能源变革包含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供给侧包含电力零碳化、燃料零碳化和电力负碳化。能源转型面临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与存储、传统能源的碳捕集与碳利用等挑战。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森发表了题目为《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预测——以长江流域为例》的主旨演讲。李森团队结合实证研究和建模技术的最新进展,模拟预测了2015-2050年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定义了综合情景和碳税情景两种未来情景,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的可能影响。研究揭示了长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在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方面的潜在贡献,提出了实施更加精细化的土地利用管理、更持续的植被保护和管理的建议,从而维持长江流域潜在固碳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班班发表了题目为《碳定价在后COP26时代能源转型中的作用——来自中国工业节能的证据》的主旨演讲。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格拉斯哥气候协议》达成共识,努力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而关于碳定价在气候政策中的角色作用存在争论。王班班结合回归模型和反事实模拟,提供各碳价格下的情景分析。研究发现工业行业对碳价格存在异质性反应;相比碳市场仅覆盖电力,碳市场覆盖全部八大行业时工业化石能源消费下降效果更为显著;碳定价有助于八大行业减少煤炭使用。研究提出了相应政策启示:当碳价格足够高时,碳定价对于实现后COP26时代的能源转型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而实现能源转型需要包含碳市场在内的一揽子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