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范乐怡)第八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平行论坛(二)第4组论文研讨于6月18日下午15:30在线上顺利举行。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华苏东同学、湖南科技大学的王艺衡同学、西南财经大学的冷萱同学、华中科技大学的童心楚同学和暨南大学的李博文同学分别就其论文作了精彩汇报,本场点评嘉宾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龙妍老师和孙雅老师。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华苏东,他的论文题目是《On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Returns》。这篇论文阐述了信息质量和信息收益在解决信息传播与信息获取之间冲突中的重要性,试图解释信息获取的福利效应。在一个完整的市场中,昂贵的信息披露可以改善或损害整体福利。首先,信息购买行为会受到市场风险调整的不利影响。其次,福利还取决于对利用信息的收益与成本的评估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抵消或加强信息购买造成的福利损失,取决于回报是否大于成本。此外,总体和个人福利效应是风格化的,以应对每一个基本风险。在不完全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会导致福利削减,而随着信息获取强度的减弱,负面效应逐渐减弱,整体福利水平会得到帕累托提高。
报告完毕后,龙妍老师对这篇论文进行了点评和交流。她首先讨论了文章如何定义信息获取中福利收益和成本,它们都是ex post事后形成的,而投资者是否购买信息是ex ante决定的。效率损失作为成本一部分,是由于信息摩擦造成的,而且直接由信息绝对质量或者间接由市场随机性所决定,这部分福利成本不应该被忽视。另外,龙妍老师关心文章中在离散情况的福利效用变化是否可以对两个边界均衡作一阶差分,华苏东认为是可以的,在两个边界均衡是由外生信息价格决定,在任一均衡都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此时的福利变化描述的是从零信息披露到所有投资者披露信息使得信息变为公共信息的过程。而在连续情况下,同时存在持有信息的投资者和无信息投资者且他们的数量连续变化,因此福利效用为连续函数。由于离散情况的边界均衡条件使得两种均衡条件同时满足,连续情况中唯一不同是由信息不对称引起。随着信息获取强度减弱,信息不对称强度相继减弱,市场价格中信息量增加,使得利用信息的边际收益下降,利用市场价格的边际收益上升,信息价格降低即边际成本降低,由于信息质量不变,社会边际成本不变,因此福利效用整体是一个凸函数。最后,龙妍老师对于信息结构中信息粘性的必要性提问,这里信息粘性是必要的,尽管市场状态是完全由外生信息冲击造成的,但是除了风险基本面,市场状态还由信息状态决定,信息状态来自贝叶斯学习过程。由于文章假定没有完美信息传播,T期新信息只能影响T+1期风险基本面,而无法被处理和利用来预测T+2期信息状态。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湖南科技大学的王艺衡,她的论文题目是《“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吗?——来自中国278个城市的经验证据》。为了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节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是否会带来促进作用,这篇文章采用2007-2019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五通”视角,从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三个方面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有效促进了国内沿线节点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2)“一带一路”倡议有效提升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及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且对“一带”沿线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一路”沿线城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同时对设立自贸区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3)“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设施联通和资金融通两种机制推动国内沿线节点城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及高级化,通过贸易畅通机制促进国内沿线节点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
报告完毕后,龙妍老师对这篇论文进行了点评。她指出异质性分析部分,分区域检验的结果可以深入挖掘,可以结合机制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冷萱,他的论文题目是《学科集聚、知识溢出与基础研究产出》。基础研究对于中国科技实现自立自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推动基础研究以进一步对创新产生影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篇论文收集2006-2020年大学学科层面论文发表数据,根据城市领域学科点数量构建城市领域层面的学科集聚指标,使用多维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法从学科集聚的视角对如何推动基础研究产出效率这一问题进行回答。研究发现,学科集聚能产生显著的知识溢出,进而提升大学学科基础研究产出效率。机制分析表明,学科集聚降低了基础研究中的信息成本,促进了研究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主要体现为学科集聚增加了研究人员参加学术会议的概率,以及提升了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这篇论文的研究创新一是在于将应用研究的知识溢出扩展到基础研究的知识溢出,扩展了创新知识溢出的研究边界,系统性的评估了城市领域层面学科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二是从学科集聚产生知识溢出的视角补充了大学如何影响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为新发展阶段如何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依据。
报告完毕后,孙雅老师对这篇论文进行了点评。她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一是关于作者用论文的产出量来衡量基础研究,孙雅老师指出论文发表数量越来越多并不代表论文的质量越高,或经济发展越好,她建议作者深入思考其对于科技发展、经济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的发展具有的意义;二是这篇论文中基础研究的衡量和传统认知中的基础研究有差异,建议把脚标内的说明内容移至正文中;三是关于学科集聚为什么是对基础研究产生影响而非对其他研究或者周边企业产生影响,要做进一步补充。
第四位报告人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童心楚,她的论文题目是《Executives’ Legal Expertise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高管的法律专业知识可以降低专利诉讼的风险,保护创新活动。这篇论文以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高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的法律专业知识与企业创新呈正相关,并且在采取样本匹配、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阶段法并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这种联合的一个潜在渠道可能是,公司聘用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高管的专利诉讼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所在地区法律发展水平越高,企业的市场地位、技术含量、专利诉讼经验越多,企业的管理人员更高级、律师或公司法务更有经验,则促进效应越显著。这篇论文的研究结果为管理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
报告完毕后,孙雅老师对这篇论文进行了点评。她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A股公司有足够的资源可以去雇佣律师团队或者法务的咨询团队,是否可以考虑收集一些没有充足的资源去请自己的法律团队的初创团队或者中小企业的信息,看研究结论是否会更加显著。
第五位报告人是来自暨南大学的李博文,他的论文题目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文化产业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关乎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与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这篇论文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创建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3-2016年地级市的文化产业数据和上市公司微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创建对文化产业创新水平及居民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后,城市文化产业创新水平显著增强。进一步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创建会通过增加公共文化供给和集聚文化创新人才等因素影响文化产业创新水平。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创新产品投入市场的经济效应具有时滞性,示范城市创建并未带来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本文结论对于文化强国远景目标下科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具有启示意义。
报告完毕后,孙雅老师对这篇论文进行了点评。她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一是建议补充讨论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是否具有某些特色,并在文中加以一些的控制;二是考虑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创新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这个反向因果;三是可以考虑加入滞后项;四是讨论工具变量的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