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组织和制度经济学研讨会(七):中国农业的劳动分工——基于农业机械化外包的视角
|
本网讯(通讯员 康瑾)12月26日晚,经济学院契约、组织和制度经济学研讨会(七)在经济学院106会议室举行,我院副教授杨进和硕士研究生向春华共同汇报了题为“中国农业的劳动分工——基于农业机械化外包的视角”的工作论文。 向春华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她指出,基于亚当斯密的理论,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而农业由于其产业的特殊性无法大范围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因此,劳动分工不可能深化;类似 |
|
发表时间:2017-12-28 出处:学术观点 |
|
【学术研讨】2018年1月4日:章合杰(银行竞争、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波动)
|
经济学院第五十三期学术研讨会 2018年第一次学术研讨——宏观经济学系列学术研讨会(十三) 主讲人:章合杰博士研究生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题目:银行竞争、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波动 时间:2017年2018年1月4日(周四)晚上19:00 地点:经济学院402会议室 摘要: 本文引入一个分析框架,论证了银行竞争是开放经济体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来源。模型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等水平银行竞争会 |
|
发表时间:2017-12-28 出处:学术通知 |
|
【人事】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项目的通知
|
各有关单位: 根据《2018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简章》(12.26发布),国家留学基金委今年继续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赴国外从事访问交流。现将做好我校2018年选派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选派类别和留学期限 高级研究学者的留学期限:3-6个月; 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的留学期限:3-24个月。 选派专业 |
|
发表时间:2017-12-27 出处:通知公告 |
|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系列讲座(二十六):张燕生解读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
本网讯(通讯员 龚远姮)12月25日下午,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系列讲座第二十六期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作了题为“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精彩报告。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主持讲座。 张燕生首先为我们解读了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他提出在逆全球化趋势下,今年世界经济形势趋于好转,全球化进入 |
|
发表时间:2017-12-27 出处:学院新闻 |
|
第一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论坛(九):金融结构是否存在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基于G...
|
本网讯(通讯员刘丽华)12月23日下午,第一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论坛第三阶段在经济学院金融系会议室 407举行。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流动站、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博士后工作站闫斐作了题为“金融结构是否存在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基于GMM对跨国面板样本的经验检验”的精彩报告。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戴静主持此阶段的会议。 首先,闫斐指出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一方面,近50 年来高收入 |
|
发表时间:2017-12-27 出处:学术观点 |
|
第一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论坛(八):银行业竞争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效率
|
本网讯(通讯员刘丽华)12月23日下午,第一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论坛第三阶段在经济学院金融系会议室 407举行。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戴静作了题为“银行业竞争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效率?”的精彩报告。 首先,戴静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戴静指出尽管近年来我国企业创新投入不断增加,但产出质量提升仍然有限。《2015年中国有效专利报告》显示,我国有效专利中,发明专利占比仅为17.6%,而实用新型和 |
|
发表时间:2017-12-27 出处:学术观点 |
|
第一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论坛(七):担保物权制度改革降低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吗——来自中国...
|
本网讯(通讯员刘丽华)12月23日下午,第一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论坛第三阶段在经济学院金融系会议室 407举行。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唐英伦作了题为“担保物权制度改革降低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吗——来自中国《物权法》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的精彩报告。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戴静主持。 首先,唐英伦介绍了研究背景。已有的研究表明债务融资成本主要受企业特征和外部制度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仅发现了 |
|
发表时间:2017-12-27 出处:学术观点 |
|
第一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论坛(六): 政府推动、市场竞争与普惠金融发展 ——来自我国农村金融...
|
本网讯(通讯员:胡耀文)12月23日下午,第一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论坛的第六场报告在经济学院407会议室如期举行。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张雨晗作了题为“政府推动、市场竞争与普惠金融发展——来自我国农村金融的实证分析”的精彩报告。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钱雪松主持,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孔明星担任论文评论人。 张雨晗首先对研究动机进行介绍,她认为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经济基础 |
|
发表时间:2017-12-27 出处:学术观点 |
|
第一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论坛(五): 借贷者的借贷双重身份与声誉机制作用效果——以P2P网络借...
|
本网讯(通讯员胡耀文)12月23日下午,第一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论坛的第五场报告在经济学院407会议室如期举行。中国证监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王琳博士作了题为“借贷者的借贷双重身份与声誉机制作用效果——以P2P网络借贷为例”的精彩报告。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钱雪松主持,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张雨晗担任论文评论人。 首先,王琳就其研究动机展开介绍,她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关于微型借贷中声誉机制的 |
|
发表时间:2017-12-27 出处:学术观点 |
|
第一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论坛(四): 经济转型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的影响
|
本网讯(通讯员胡耀文)12月23日下午,第一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论坛第四场报告在经济学院407会议室如期举行。来自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孔明星汇报其题为“经济转型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的影响”的工作论文。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钱雪松主持,中国证监会博士后王琳博士担任论文评论人。 孔明星首先对文章研究背景已及普惠金融的概念进行简单介绍,他指出普惠金融是指为金融排斥地区的企业和居民提供 |
|
发表时间:2017-12-27 出处:学术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