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董馨蔚 郝思怡)2024年10月12日下午,第七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典礼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分论坛(一)在经济学院402会议室顺利举行。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教授陈斌主持,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讲师赖烽辉,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董馨蔚受邀对现场五位报告人的论文进行点评。
郑钧滢以《IPO Pricing Cap and Pre-lis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Causal Evidence from China》为题展开报告。她以企业上市后“业绩变脸”现象与IPO定价择时的关系为切入点,构造双重差分模型,通过对比A股与港股公司的表现,发现A股公司在管制下更倾向于上市前虚增盈利以提高发行价。研究结论显示,IPO定价管制虽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投资者,却导致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和股价崩盘,引发市场不稳定,她的研究为理解IPO政策管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汇报结束后,赖烽辉就深入探讨管理层动机、政策时滞和稳健性等方面进行点评;陈斌补充了从企业适应市场的角度解读其营运管理行为的建议。
贾晓丹以《数实融合与省域多中心空间重构》为题展开报告。她指出,数实融合推动了省域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演变。她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位序规模法,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实融合对多中心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实融合程度加深促进了多中心化发展,这种影响在不同区域有异质性。她建议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并加大政策支持,以促进省域经济协调发展。
汇报结束后,赖烽辉建议可以进一步理清数实融合影响城市资源和人力流动的理论机制;陈斌讨论了数实融合对实体经济及产业数字化影响的衡量方式。
石政以《数据要素能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吗?——基于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准自然实验》为题展开报告。他利用中国自2012年起地方政府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DID和PSM-DID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平台的建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且这一效应在不同产业和地区存在差异。他建议政府推进数据开放平台建设,企业加强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以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汇报结束后,董馨蔚建议在引言部分更清晰地阐述数据要素、数字技术与劳动力的关系。
魏倩倩以《公平竞争审查与数实融合发展——数据要素-创新资源双重驱动的研究视角》为题展开报告。她创新性地将行政政策与数实融合联系起来,使用Python爬取了数据要素市场特性,揭示数据要素供给和创新资源流动的作用机制,分析了不同产业和融合环境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公平竞争审查通过促进数据开放和创新流动,增强了数实融合能力。
汇报结束后,董馨蔚讨论了公平竞争审查度量方式,建议对数实融合度量的合理性进一步说明及对异质性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肖宇婷以《数字经济对影子教育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实证分析》为题展开报告。她采用非负截尾Tobit模型,完善内生性分析后,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影子教育时间有削弱作用,尤其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她指出,数字经济通过提升学习效率和市场化水平减少了影子教育时间,而对于需要高度互动性的教育活动,数字经济的影响较小。
汇报结束后,董馨蔚建议明确影子教育的定义,对工具变量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最后,陈斌对报告人的深刻见解和精彩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分论坛(一)圆满结束。
第十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第七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典礼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论坛由我校主办,经济学院和张培刚发展研究院承办,活动为期两天,包括多场主题论坛、分论坛、故居参观、新书发布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主题学术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和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精神,重点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政治,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紧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领域,汇聚学界同仁共同探讨和交流,推动发展经济学在新时代、新格局下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