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苏子健)2025年5月17日,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本科2022级第三党支部8名党员积极响应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前往武汉市汉口江滩、武昌江滩生态走廊核心段,开展“长江生态保护与生态廊道建设”专题调研。此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地了解长江生态保护现状,探索青年党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
17日上午,调研团队首先来到汉口江滩。汉口江滩不仅是长江生态廊道的重要节点,更是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窗口。漫步在汉口江滩,绿树成荫、繁花似锦,长江的壮美与城市的繁华交相辉映。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汉口江滩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注重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历史文化遗迹,如江汉关、武汉港等,将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让市民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接着,调研团队来到了长江文明馆,现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长江流域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以及生态保护的历程与成果,让大家对长江生态的重要性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随后,大家围绕汉口江滩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结合所见所闻,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汉口江滩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

汉口江滩公园

调研团队参观长江文明馆
17日下午,调研团队来到武昌江滩。武昌江滩作为长江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调研团队走进武昌江滩,发现了许多亮点:江滩以“一线、四廊、六段、多景”的规划格局,精心雕琢出多样化的生态护坡与特色景观节点。粤汉铁路文化园、长江诗廊等景点,生动展现了武汉的历史文化魅力,让党员们深刻感受到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他们注意到,完善的基础设施,如合理布局的公共设施,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休闲生活,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生态友好型设施的广泛应用,不仅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绿色空间。

武昌江滩公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为我们的调研活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长江生态保护与生态廊道建设指明了方向。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生态廊道建设作为长江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构建生态网络,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在此次调研活动中,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2022级第三党支部的青年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深入了解长江生态保护与生态廊道建设的现状、挑战与机遇,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展现了青年党员的责任担当。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宣传长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到长江生态廊道建设中来。未来,青年党员们将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为完善生态廊道建设的政策体系、推动生态修复技术创新、加强跨区域协同治理等方面贡献智慧和力量,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长江这条母亲河永葆生机与活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