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的联动,探索高校智库服务国家与地方治理的路径,6月4日下午,学院举办了2025年第二期“科研导航”学术成长沙龙,特邀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樊志宏作题为《如何做好参政研究》的主旨报告。学院领导班子、学院师生代表参会,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孔东民主持。

学院党委书记刘雅然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学术沙龙是经济学院强化智库功能、提升政策影响力的重要实践。她强调,学院将持续鼓励教师聚焦社会现实问题,以理论联系实际,推动有组织的科研向纵深发展。

樊志宏具有多年的政策研究与咨政实践经验。本次学术沙龙,他从何为政策、何为政策研究、如何进行政策研究、如何提升政策研究能力以及案例分析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公共政策”的核心内涵、研究特性与实践意义。他指出,公共政策研究不仅是一种应用性、实用性的研究,更是链接学术界、市场社会各界与党委政府部门各主体的桥梁,具有重大的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价值;做好参政研究需构建“理论研究—市场社会调研—政府行为研究”三位一体的研究体系。最后,樊志宏以多篇优秀内参报告为案例,深入介绍了政策选题的逻辑、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政策建议的呈现方式等方面的经验。

随后,与会师生围绕“如何将学术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高质量的政策建议”、“高校如何更好服务地方发展战略”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学院院长张建华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此次分享为学院师生开展高质量政策研究、提升咨政能力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与可操作的范式,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的合作,为地方发展贡献更多“经院智慧”。

本次活动不仅是经济学院高质量推进“科研导航”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院与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加强战略合作、共建高端智库的标志性成果。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与地方智库机构在政策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度协同,共同推动新型智库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学术支撑与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