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香樟经济学武汉Seminar(第10期)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9-06-25 19:55:42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郑冯忆)第10期香樟经济学武汉Seminar于2019年6月15日(周六)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405会议成功举行。本次Seminar围绕“世界开放环境变动下中国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召开,由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教师周记顺主持,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教授石军伟致辞,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郑裕璇、湖南师范大学的邓师琦、南京审计大学的李想、华中科技大学的万晶、山东大学的周磊、武汉大学的吴清华、中国地质大学的徐瑞铎、武汉大学的龚广祥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论文报告。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校内外的本科生、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教师前来参与。

第一位汇报者是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郑裕璇,她的论文报告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自雇佣与农名工市民化》。随着农民工自雇群体比例不断扩大,自雇群体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生存状态与发展空间开始备受关注。该文聚焦就业身份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探究自雇佣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之间的因果效应;采用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中的社会融合专项调查,以probit模型为基准模型,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选择性偏误,选择Biprobit模型控制潜在的内生性偏误,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最终得到稳健、可信的实证结果;从而实现研究视角新颖与实证策略严谨的主要贡献。本文最终得到四点结论与启示:第一,相比于受雇农民工,自雇农民工长期居留在城市的意愿更为强烈,但认同本地身份的比例更低。第二,之所以自雇农民工更倾向于在城市长期居留很可能是因为收入水平更高、市民化能力更强。第三,自雇农民工主观上希望融入城市,在城市扎根立足,但受制于城市社会保障层面的“玻璃门”,自雇农民工仍存“过客”心理,难以形成对城市的归属与认同。第四,要在制度上赋予农民工,尤其是农民工群体中的自雇佣者平等的公民权,逐步消除“弱势群体”、“二等公民”标签。第五,自雇佣的农民工群体在享受城市社会保障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因此应当给予更多的重视与政策倾斜。

第二位汇报者是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邓师琦,她的论文题目为《区域房价波动、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升级》。房价作为住房商品和土地要素配置的信号,深刻地影响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该文主要关注点在于:第一,创新性地将技能劳动力相对就业率与非技能劳动力相对就业率的比值作为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衡量指标;第二,从量的层面出发用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来表示产业结构高级化,而不是简单的用三产业占比来表示;第三,以异质性劳动力作为中介变量,将房价、劳动力和产业结构嵌入到一个框架中,在实证中突出房价对产业结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根据实证分析,本文得到两点主要结论:第一,区域房价上涨使技术含量低、增值幅度小的产业链逐渐向技术含量高、增值幅度大的产业链转变,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第二,异质性劳动力相对就业率在区域房价上涨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并且区域房价上涨通过作用于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促进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布局。

第三位是来自南京审计大学的李想,他汇报的论文题为《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与企业质控:政绩理性的逻辑》。以食药品等行业为例,针对国内近年来产品安全事件所反映的企业质控不足、地方政府监管不力、社会监督缺位现象,他通过构建政企互动和市场监督博弈模型以监管能力完美情形为基本模型,以监管能力不完美情形为一般模型研究了政绩理性逻辑背景下政府、社会和企业对产品质控的互动机制。它的研究特色在于:(1)提供了一个区别于“政企关联”和“政企合谋”的地方政企互动与产品质控的基本模型。(2)提出官僚理性(政绩理性)的研究视角,其中“政绩”并不等于“实效”。(3)从理论上解析了经济发展阶段、官员的政绩考核结构、社会监督力度、对违规企业的事后惩罚与政府监管能力等因素对地方政府监管行为与企业质控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其在促进严监管、高质控均衡中的角色差异与相互关系。作者也提出未来研究方向:(1)将模型进行扩展,如扩展至政绩理性驱动下的政企合谋与政企(政治)关联,或内生化中央政府对政绩考核参数及(部分)外部监督力度,从而探索“最优治理机制”。(2)计量实证检验:按照“政绩理性”的逻辑,对有关国内政企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再检验”,进一步识别现有实证结果背后的政企互动机制。

第四位作报告的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万晶,她为我们带来了题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中低收入国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的论文报告。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OFDI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资本利用率,转换生产结构,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该文借鉴国际研发溢出模型与C-H模型(L-P模型)构建国际R&D溢出回归模型,通过交互项来表示吸收效应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我国对“一带一路”中低收入国家OFDI会使我国获得技术进步,但不明显;第二,除了我国中部地区向“一带一路”中低收入国家OFDI会使我国获得明显的技术进步外,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产生的这种效应不明显,甚至为负。第三,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与我国的吸收能力有关。研发强度、R&D人员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全国、东、中和西部地区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作用十分明显,但对外开放程度在这四个层面上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作用并不明显。

第五位作报告的是来自山东大学的周磊,他为我们带来了题为《高铁一响,黄金万两?——高铁开通与城际金融资源流动的空间演变规律》的论文报告。我国高铁发展日新月异,但高铁给地方经济存在极化和扩散两种相反的效应,到底高铁对地方经济是福音还是噩耗呢?该文认为:(1)相对于无高铁城市,高铁开通产生的“时空压缩效应”会促进沿线非中心城市金融资源的流入与流出,但总体上会抑制沿线非中心城市金融中心度的提升。(2)高铁开通对金融资源流动和金融中心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3)随着距中心城市地理距离的增加,高铁开通将对高铁沿线非中心城市的金融资源流动和金融中心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将对远距离圈层和近距离圈层的沿线城市产生相反的效应,而中距离圈层的沿线城市将会是享有高铁开通“福利”的最受益方。通过构建网络-修正的引力模型、金融中心度(社会网络分析)与PSM-DID计量模型,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高铁开通后非中心城市金融资源的流入度和流出度均显著增加;(2)高铁开通后沿线非中心城市的金融中心度相对无高铁城市显著降低;(3)高铁开通确实促进金融资源流动。

第六位作报告的是来自武汉大学的吴清华,他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工业机器人替代了劳动力吗?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的论文报告。伴随AI的发展、“智能制造”战略的提出、人口老龄化的突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逐渐广泛,出现了技术进步过程中对“机器替代人”的忧虑。该文借鉴AcemogluandRestrepo(2017)的分析框架,假定封闭经济下的国家由家庭、厂商、行业组成,分析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一国不同行业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并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产业内部男女就业层面的异质性作进一步分析。同时,利用世界银行和IFR数据库在国别层面实证研究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劳动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整体而言,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并没有产生降低就业的替代效应,反而是具有显著的就业促进作用;(2)分经济发展阶段而言,工业机器人对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低收入国家的就业创造效应最大;(3)分产业结构而言,工业机器人对工业就业的促进作用小于对服务业的溢出效应;(4)分性别结构而言,工业机器人对女性劳动力的创造效应大于男性,且在工业内表现得较服务业更为显著。

第七位作报告的是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徐瑞铎,他为我们带来了题为《产业投入成本动态下的“煤改气”政策影响及改进》的论文报告。自2017年以来,“煤改气”工程的实施受到社会强烈反响。该文深入调查研究了“煤改气”政策执行实际发生的经济问题,并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对“煤改气”政策执行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和相应的仿真实验。通过考察投入成本压力对产业经营策略的具体影响,该文分析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社会问题产生原因,并且按照市场效率设计了较为合理的博弈演化路径。该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当政府、企业和居民三主体初始意愿相等时,降低初始意愿将会使会加快轨迹收敛速度。(2)对企业高投入成本的分析时可以看到投入成本对市场化企业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在对供气企业的投入成本分析时得到证实,并且在对速度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边际收敛速度递减效应。(3)通过政府初始意愿的分析研究说明了政府在政策初期具有良好的社会带头作用。

第八位作报告的是来自武汉大学的龚广祥,他为我们带来了题为《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与技术创新—基于资源错配视角》的论文报告。在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地方政府趋向于投资驱动经济增长,这会不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呢?该文利用2004-2015年中国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数据,从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影响地方政府资源配置偏好视角,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层层加码”行为本身,还是“层层加码”逐级放大后的经济增长目标以及具有“硬约束”特征的经济增长目标制定方式都会显著抑制技术创新,而具有“软约束”特征的经济增长目标制定方式反而能够促进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表明,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会导致地方政府出现“重生产,轻创新”的自利性投资偏好和“为增长而干预”的土地出让策略,造成资源错配从而抑制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区域、城市级别、经济增长目标完成情况等方面存在显著异质性。

在全天的会议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石军伟教授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周记顺老师针对每一位汇报人的报告展开了丰富的讨论,包含核心变量的准确内涵与变量数据的处理,论文的前后理论逻辑与理论机制的支撑作用,研究思路与文章题目的契合调整,工具变量的选择等。两位老师还对每篇论文接下来的突破方向与创新路线,文章的投稿给予了中肯的建议。会后,石军伟教授对每篇论文的潜力表示肯定,并衷心感谢各位同学对香樟经济学会议的支持与认同,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大力支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