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2019年第一次学术讲座:生态休耕与农业绿色发展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9-01-18 12:11:54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郑冯忆)1月4日(周五)下午14:30,经济学院2019年第一次学术讲座在经济学院402教室顺利举行,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张俊飚教授作了题为《生态休耕与农业绿色发展》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经济学院副院长宋德勇教授主持,吸引了数位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参与。

讲座伊始,张俊飚教授为我们详细介绍何为休耕与生态休耕。休耕是指让耕地休养生息,以恢复或提升土壤自然肥力,从而能够继续耕种和获取较高产量。生态休耕就是指通过暂时放弃以获取作物经济产量为目的的作物种植,以达到土地肥力恢复和土壤生态系统平衡效果的耕地利用行为。休耕不是弃耕或撂荒,而是有目的的暂时放置播种农作物,通过自然休息,或者通过种植绿肥等,来有意识的开展轮作(一年一熟、二年三熟、一年两熟),以达到改善土地肥力的目的。弃耕和撂荒则是指土地具备耕种条件,但是承包耕地的单位和个人故意放弃耕种,致使土地荒芜。

生态休耕对推动和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减少耕种,就可以减少能量投入,从而增强土壤生态系统技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农药的施用。张俊飚教授还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休耕缘由:一、土壤养分有限(如有机质、氮磷钾等)。如果长期耕作,必然养分失衡,导致生产能力破坏,造成土壤贫瘠化、沙漠化。二、增强土壤技能。连续耕作和能量索取,必然体能下降,病害加身,病情加重,特别是连作同一类作物,如:根线虫、立枯病等土传病虫害会多发,影响作物产量。三、降低化肥施用。耕作为了保证农作物产量,不得不投入更多能量,施用更多化肥。四、防止水土流失和盐碱化。中耕性农作物的过多耕种会导致土壤疏松而水土流失,有机质下降从而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导致盐碱化、沙漠化等。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状况已丰富了米袋子、菜篮子,填饱了肚子和胃囊,实现了数量安全。但这种农产品数量安全的保障,并未能够在质量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福利等方面实现正向增长,同时还会存在营养过剩。大量的面源污染会造成耕地质量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在15个等级中,我国耕地平均质量等级别仅为9.96等,总体偏低。农业也已成为环境污染的大户,水污染物排放量有四成以上来自农业污染源,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7%左右。与此同时,财政和生态成本高企。一方面,每年的种粮补贴,最低收购价、仓储补贴等财政支持政策推高粮食产量,从而引致较大的补贴负担。另一方面,复种指数高,土地负担重,休养和地力恢复缺乏,不得不高肥高药。

如此这般,就迫切需要调整我国的耕地利用政策,加大耕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生态休耕。然而来自于传统生产的压力,以及我国农业资源极度稀缺、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珍惜和充分利用好每一份资源,是我们必须的坚守。但利用方式可以优化,利用理念可以调整。休耕不是放弃利用或纯粹撂荒,休耕是为了更好与更持续的利用。张俊彪教授指出当下我国休耕的时机已然成熟: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二、绿色发展理念形成,需要关注农业绿色生产;三、科技进步为农业生产方式调整提供了可能;四、“一带一路”策略使利用国外资源可能性增大,为国内农业资源腾出空间。并从四个方面指出如何休耕:一、因地制宜探索休耕模式;二、建立并完善休耕地管理制度;三、建立并完善休耕补偿政策;四、研发并推广轮作休耕技术。

在互动交流环节,经济学院杨进老师提出当下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严重,休耕在此时是否会影响农民收入的问题。张俊彪教授指出农民生产过多不一定是件益事,通过休耕调整结构、政策纳入计划,实现精准收割、结构调整、政策配套,也能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经济学院钱雪松等几位老师则关于科研人员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与张教授进行了交流。

张俊飚,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新型智库—湖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