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首届中国发展经济学学者论坛平行论坛(二)第二场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8-12-09 21:08:51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谭杰丹)2018年12月8日上午8:00-10:40,首届中国发展经济学学者论坛平行论坛(二)第二场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405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讨论由华中科技大学的张卫东老师主持,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以及山东财经大学的五位老师同学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论文报告。

首先进行报告的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代昀昊老师,代老师汇报论文题目是《向上的通道:社会流动预期与创业》。文章基于当前社会流动变缓,创业逐渐成为了个体实现阶层上升的一个主要通道的时代背景,试图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当创业成为个体实现阶层上升的主要通道时,个体对未来社会流动的预期是否会促使其更多地参与创业?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分析了个体社会流动预期对其创业决策的影响。同时,将创业类型划分为“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上升的社会流动预期会显著提高个人参与创业活动的概率,且在控制内生性后,结论仍然一致;(2)上升的社会流动预期对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具有显著提升作用;(3)个体的年龄会减弱社会流动预期对个人创业选择的影响,而金融约束的缓减能够提高社会流动预期对个人创业选择的概率;(4)上升的社会流动预期可能会通过提高其风险偏好的态度,从而增加个体的风险承担能力,提高创业意愿。

报告完毕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徐丽鹤老师对报告进行了评价(1)为什么向上流动预期会促进人选择创业?(2)关于向上流动预期的定义,纵向自我比较和横向社会比较对个人是否选择创业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李杰伟老师对创业分类的划分依据提出了疑问,代老师对分类指标进行了详细的阐明。主持人张卫东老师指出:如何定量描述社会流动预期?没有经典的事实证明向上流动预期对创业的影响。

第二位论文汇报人是来自西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赵培雅,她汇报的论文题目是《差异还是趋同: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区域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基于东中西部地区要素禀赋门槛的经验研究》。文章提出的背景是针对当前我国创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创新双重悖论”现象,试图解释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区域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是否存在差异的问题。文章利用1998-2016年的中国省级宏观数据,以人力资本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作为地区的要素禀赋,采用全要素生产率代表技术进步;充分考虑到空间异质性,分别考察东、中、西部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与其要素禀赋的相关关系,并给出东中西部不同要素禀赋视角下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运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进行经验研究。研究发现:以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为代表的技术进步要素禀赋与技术进步的选择均存在非线性关系,且存在区域差异。

汇报完毕后,上海海事大学李杰伟老师对报告进行了评价:(1)核心选择系数,各地区是否倾向于采用自主创新可以用技术选择系数来表示;(2)技术选择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作用的分析,同样可以适用于地区经济范畴;(3)实证部分,门槛回归要指明门槛代表意义,解释说明为何不同区域不同,“中部打架”的省份要如何处理等问题。汇报人表示会充分考虑这些建议,加强学习。

第三位报告是上海海事大学的李杰伟老师带来的《互联网、人口规模与中国经济增长:来自城市的视角》,汇报指出由于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互联网的兴起与信息技术的大规模使用可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文章利用2002-2015年地市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互联网宽带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口规模的异质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渗透率与人口规模两个维度,改进了对网络效应和区域差异的研究。为了缓解内生性问题,构造了三个工具变量,分别是利用了相对外生的初始电话网络并刻画了互联网非线性扩散的logistic曲线、周围城市的平均渗透率和同省其它城市的平均渗透率,并对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平均而言,互联网对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不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促进作用越大,在人口大约超过300万的城市,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2)在城市层面,互联网具有网络效应的特征,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随使用规模的增加而增强,网络效应的结果可以解释区域差异的来源以及人口规模强化互联网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汇报完毕后,华中科技大学代昀昊老师首先高度评价了李老师的论文,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和潜在贡献的论述,并对报告指出以下问题:(1)理论模型推导转化为计量模型时可能存在差异;(2)工具变量选择周围城市平均渗透率和同省其他城市平均渗透率时,是否存在外生现象?(3)引言部分指出采用2002~2015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而正文中数据及描述性统计中使用的是2001~2016的数据。

第四位报告是山东财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贾文星带来的《经济结构变迁、市场化改革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报告针对当前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发展日益成为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化解经济发展矛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的背景,提出如何提高兼顾环境绩效改善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2000~2016年的中国分省数据,采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考察经济结构变迁、市场化改革对绿色TFP的影响。研究发现:(1)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外贸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影响,金融结构与人口结构在相异的空间关联模式下表现出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同的影响,(2)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投资结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均也为正;投资消费结构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均为负。(3)不同地区,各因素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不同。

汇报结束后,中央财经大学王琳琳同学对报告进行了评价:(1)雾霾指标的选取是否合适?是否应选用一般物质测度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2)结果显示在中部地区,经济结构变迁和市场化改革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和东、西部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现场的同学们针对实证部分也提出了各自的疑问和见解,汇报人表示非常感谢大家的建议,会在日后加强改进论文内容。

第五位报告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王琳琳,汇报题目为《资源会诅咒信任吗?—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结果》,文章根据随着社会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程度的上升,阶层、群体间的不信任也在不断地加深和固化,而较低的信任水平会通过推高交易成本而抑制市场交易,阻碍经济发展的社会现象。作者认为导致地区间的信任差异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然资源丰裕度的差异,是自然资源开发过程导致了人际信任的下降。文章采用2012、2014、2016年的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混合截面数据进行了市级层面上的实证研究,并设定了Probit和2SLS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资源的充裕和开发显著地降低了人际信任水平,信任被资源所诅咒;(2)自然资源对于信任的诅咒存在着不同群体的异质影响。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源开采过程所产生的社会冲突可能是降低居民信任水平的直接机制。

汇报结束后,山东财经大学的贾文星同学首先高度评价了论文的选题和变量的选择,接着对报告进行了评价:(1)数据和引言中应当进一步阐述资源对信任的影响机制;(2)应当阐明工具变量的选择依据;(3)政策建议应当进行扩展,目前文章的政策建议比较简洁。现场同学指出,资源和信任的关系研究这个观点比较新颖,可是汇报者进行报告时并没有对二者的联系进行详细的说明等问题。汇报者对同学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并表示会听取老师同学的建议,更加完善文章的内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