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第一届湖北“三农”学术论坛分论坛(一)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8-09-20 10:12:53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翁丽影)9月18日上午,由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的首届湖北“三农”学术论坛在经济学院402会议室进行。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彭代彦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我院副院长宋德勇教授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吴海涛教授分别致辞。宋德勇教授首先欢迎各位老师同学齐聚华中大经院进行学术讨论,并介绍了我院师资力量、学科发展等相关情况。

宋德勇教授谈到三农问题是根本性问题,肯定了讨论三农问题对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吴海涛教授谈到湖北各高校研究三农问题的人员不少,但基本还属于孤军奋战的态势,没有形成研究人员之间有效的互动模式,“三农”学术论坛能够使相关研究人员齐聚一堂,共同讨论,共同进步,真正触及三农问题的实质。吴海涛教授期望湖北“三农”学术论坛能够持续发展,并主动提出承办下一届论坛。

DEF6

D2AB

“三农”学术论坛分论坛第一节由我院杨进副教授主持。

首先,来自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生马玉婷报告了题为《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工作论文。马玉婷认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目前,农村空心化严重,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日趋老化,素质结构不断恶化,农村人力资本总体偏低;与此同时,农业技术不断进步,但较低水平的农村人力资本难以吸收采纳新技术,人力资本与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的不协调愈加凸显。文章以种植业为例,以农村人力资本为切入点,研究农村人力资本及其与农业技术进步的动态匹配对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有负向影响,对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有正向影响;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技术进步的动态匹配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存在要素禀赋和区域的异质性。

7FB8

D88F

在讨论中,博士研究生谭昶认为农业技术进步可以分为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技术进步,建议在文章中对技术进步做进一步细分再进行讨论。汪小勤教授认为文章对农业发展主要矛盾转变的判断过于乐观,她认为目前主要矛盾还是总量不足;此外,她建议对技术进步呈波动变化做一下解释,因为直观上技术进步应该是逐步积累渐进提高的趋势。杨进副教授谈到,目前对技术的测算主要还是采用随机前沿的方法,建议文章换用这种更具统计意义的方法。彭代彦教授认为种植业结构的变化可能主要还是受到相对价格的影响,这一点需要在文章中加以控制。

接着,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生彭继权就《土地还是农民的命脉吗?—基于土地流转和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分析》作了报告。彭继权谈到,通常认为土地是农民主要甚至唯一的谋生方式,起到了非常强大的社会保障功能。贫困脆弱性是指根据农民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土地转出可能会降低贫困脆弱性,一是土地转出通过促进非农就业,缓解机会贫困;二是土地转出通过提升农民素质,缓解能力贫困。文章利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进行的入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转出可以降低贫困脆弱性,促进非农收入增加;不同类型的土地转出对降低贫困脆弱性的效果不同,水田转出效果最佳,其次是旱地转出。文章认为,土地已不是当下农民的命脉,放弃土地的机会成本在逐渐减小。

7C6B

D329

在讨论中,章德宾副教授认为土地流转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业产出效率,转与不转根据的是是否存在规模经济,而文章将转与不转的根据归于农民的机会成本,值得商榷。汪小勤教授认为放弃土地能够减少贫困的现象是乱象,当农地产权关系不明晰时,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土地转出。吴海涛教授认为,文章分析了土地转出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而土地转入也可能会通过农业规模经营来降低贫困脆弱性,对土地流转的分析要从转入与转出两个方面来进行。

茶歇过后,分论坛第二节由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的章德宾副教授主持。

微信公众号